最新研究:感染新冠10個月后體內仍有抗體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指出,他們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新冠病毒10個月后,,體內仍然存在抗體,。
在該研究中,,他們觀察了圣·托馬斯醫(yī)院38名患者和醫(yī)護人員接種疫苗前體內的抗體情況,這些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暴發(fā)時受到感染。研究表明,盡管感染新冠病毒后抗體水平有所下降,,但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人在感染10個月后,,體內仍保持可檢測到的抗體水平,。
研究人員解釋說,抗體通過與新冠病毒結合來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從而有助于對抗新冠病毒,。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了抗體可以在體內停留多長時間來對抗未來的感染。
由倫敦國王學院免疫學和微生物科學學院的凱蒂·多爾斯博士領導的這項研究還測試了針對新冠病毒特定變異毒株而產(chǎn)生的抗體對其他變異毒株的反應,。他們研究了新冠病毒原始毒株,、阿爾法變異毒株、貝塔變異毒株和德爾塔變異毒株,。
研究結果表明,雖然感染新冠病毒特定變異毒株而產(chǎn)生的抗體能對該變異毒株產(chǎn)生強烈的免疫反應,,但在應對其他不同變異毒株時效果較差,。
抗體會與新冠病毒上的刺突蛋白結合,刺突蛋白是病毒進入并感染人類細胞的關鍵,。新冠疫苗的作用機理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針對新冠病毒抗原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接種疫苗后,如果病毒此后感染人體,,疫苗會引發(fā)免疫系統(tǒng)攻擊病毒,。
新冠病毒出現(xiàn)的新變異讓人們擔憂,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開發(fā)的疫苗能否有效對抗新變異,,以及是否應針對這些新變異毒株設計新疫苗,。最新結果表明,新冠病毒阿爾法,、貝塔,、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刺突蛋白存在差異,,這意味著圍繞其中一種變異毒株設計的疫苗可能對其他變異毒株的效果較差。
研究結果還表明,,科學家們目前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設計的疫苗提供了對所有變異毒株的最佳保護,,應用于疫苗接種計劃。
相關新聞
-
我市新建東至河110千伏輸變電站竣工投運
[2025-05-13] -
寧夏為近60萬個體戶“量身定制”成長方案
[2025-05-13] -
全市第19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結業(yè)
[2025-05-13] -
自治區(qū)自然災害事件衛(wèi)生應急演練在新和村舉行
[2025-05-13] -
一等獎10萬元,!2025年寧夏大學生等青年優(yōu)秀創(chuàng)業(yè)項目評選正式啟動
[2025-05-13] -
海報 | 17年了,!這些防災減災知識始終要牢記!
[2025-05-12] -
我市將推出“五堂精品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5-05-10] -
多部門聯(lián)動開展地震及次生災害應急救援實戰(zhàn)演練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務業(yè)年經(jīng)濟效益超千萬元
[2025-05-10] -
我市著力打造全國馬鈴薯“三大基地”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