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對群眾有感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首先要對群眾有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滿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做好群眾工作,走好群眾路線,才能在新征程上續(xù)寫新的宏偉篇章。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級干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我們要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從思想和感情深處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先生,把自己看作人民群眾的公仆和學生,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我們尤需意識到,常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能增強群眾觀點、強化宗旨意識,克服脫離群眾的危險。
焦裕祿“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帶領干部群眾治理“三害”,蘭考人至今“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孔繁森把自己當泥土,群眾獻上哈達將他銘記。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就要心里時刻想著人民群眾,擺正位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時常與群眾換位思考,將自己放在群眾當中想問題,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拜人民為師,這就靈了。”只有對群眾充滿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才會積極把群眾的事情辦好,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對人民群眾有感情,貴在知行合一,要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抓實辦好。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說道:“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是否真正把群眾關心事放心上、努力辦好群眾關心事,是衡量領導干部對群眾是否有感情的重要標準,更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群眾路線。擔任縣長的柴生芳堅信“只要心里有百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等問題,不遺余力推進民生實事的落實;不把群眾當外人的人民調解員馬善祥三十多年如一日,耐心傾聽來訪群眾講述經歷,悉心調解糾紛;戶籍民警邱娥國與群眾朝夕相處,管了20余年“閑事”,只為幫助轄區(qū)老百姓排憂解難。我們黨正是通過辦好群眾身邊的一件件小事,樹立起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孔繁森最喜愛的名言是: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我們就一定能凝聚起黨和人民同心筑夢的磅礴力量。
相關新聞
-
評論|山鄉(xiāng)巨變帶來了精神覺醒
[2025-06-04] -
書寫勞動風采 創(chuàng)造時代榮光
[2025-05-01]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丨卅載接力“長征”路 百里壯行淬青春
[2025-04-03] -
回望來時路 再闖新高度
[2025-03-05] -
守住人間“煙火氣”考驗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2025-03-04] -
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奮力抓項目擴投資
[2025-02-07] -
凝心聚力謀發(fā)展 同心共進譜新篇——熱烈祝賀自治區(qū)政協(xié)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
[2025-01-19]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 | 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2025-01-16]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 | 一路通達圓夢想 坦途如虹向振興——寫在寶中鐵路安國鎮(zhèn)至中衛(wèi)段擴能改造工程開工之際
[2025-01-01] -
對促進西海固文學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