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紅花別樣紅
“大家用采摘機采摘時,要注意把采摘頭對準花蕊,這樣花朵被旋轉刀片切割后,收集桶就會將花絲吸入,操作起來很簡單。”七月盛夏,紅花盛放,原州區(qū)官廳鎮(zhèn)官廳村紅花種植基地里,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yè)與草地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李明一邊熟練地操作機器,一邊耐心講解機采技巧。
看著采摘干凈的莖端柱頭和完整的花絲,原州區(qū)共創(chuàng)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海潤高興地說:“這個采摘機效率真高,采收得干凈,還不傷花朵子房,鮮花、半干花絲都能完整采收。”
目前,官廳村1000畝紅花已進入盛花期,正是采摘的好時節(jié),村民頂著烈日穿梭于花田間采摘紅花,忙碌的身影預示著又是一個紅花豐收年。
“今年紅花長勢比較好,一畝地大約產25公斤,一公斤150元左右,再加上紅花籽的收入,每畝收入4000元到6000元。”海潤說。
草畜產業(yè)是官廳村傳統主導產業(yè),大部分村民種草養(yǎng)牛。海潤是官廳村人,她敢闖敢干,為官廳村開辟了一條增收的新渠道——種植中藥材。
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外地工作的海潤了解到中藥材市場前景好、效益高,大量查閱資料和實地考察后,她發(fā)現家鄉(xiāng)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水土光熱條件非常適宜種植中藥材,于是返鄉(xiāng)開始嘗試種植紅花、板藍根等中藥材,牽頭成立了原州區(qū)共創(chuàng)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發(fā)展中藥材產業(yè)。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是一種油、藥、飼料、天然色素、燃料兼用的經濟作物,而且耐旱,易于管理,方便采摘,經濟效益較高。
原州區(qū)春夏兩季干旱少雨,非常適宜種植紅花,但因品種不好、技術落后,紅花種植沒有形成規(guī)模。
2019年,共創(chuàng)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和寧夏農林科學院達成合作協議,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選育優(yōu)良品種,引進先進技術,種植效益凸顯。“我們選育的豫紅花3號,花期集中,抗逆性好,抗病蟲性好,產量高、效益好。我們還運用頂凌播種技術,將紅花播種期提前到清明節(jié)以前,這樣采收就躲過了秋雨,保證了產量。”李明說。
紅花成活率高、易管理,種子、農藥和化肥投入少,收益見效快,加之近幾年市場行情好,村民種植紅花有了積極性,官廳村紅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海潤介紹,今年合作社帶動原州區(qū)河川鄉(xiāng)、炭山鄉(xiāng)、寨科鄉(xiāng)等地農戶種植紅花5000畝,紅花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
紅花進入采花期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不少村民都加入采花行列。
今年是海啟蘭采摘紅花的第三年,每天早晨,她和村民一起坐車到紅花種植基地摘花,一年靠采摘紅花增加了不少收入。“摘一公斤紅花掙10元,手快一點一天能掙170元,這里離家近,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顧家里。”海啟蘭很高興。
馬存花今年從新疆打工回來,海啟蘭介紹她加入采花工隊伍。雖然采花時間較短,但是熟練掌握采摘技巧后,彎腰低頭,左手右手齊上陣,不一會兒,腰間的編織袋就變得沉甸甸了。“采花上手快,我在這里干了一周,每天都能掙140元,真沒想到現在可以在家門口掙錢。”馬存花笑呵呵地說。
“我們正在試驗冬播紅花,錯茬播種,爭取讓農戶每年再多收一茬紅花,收入就更高了。明年,我們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一倍,推廣面積也要翻一倍。”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海潤充滿信心。
2019年,共創(chuàng)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和寧夏農林科學院達成合作協議,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指導,選育優(yōu)良品種,引進先進技術,種植效益凸顯。“我們選育的豫紅花3號,花期集中,抗逆性好,抗病蟲性好,產量高、效益好。我們還運用頂凌播種技術,將紅花播種期提前到清明節(jié)以前,這樣采收就躲過了秋雨,保證了產量。”李明說。
紅花成活率高、易管理,種子、農藥和化肥投入少,收益見效快,加之近幾年市場行情好,村民種植紅花有了積極性,官廳村紅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海潤介紹,今年合作社種植紅花1000畝,帶動原州區(qū)河川鄉(xiāng)、炭山鄉(xiāng)、寨科鄉(xiāng)等地農戶種植紅花5000畝,紅花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
紅花進入采花期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不少村民都加入采花行列。
今年是海啟蘭采摘紅花的第三年,每天早晨,她和村民一起坐車到紅花種植基地摘花,一年靠采摘紅花增加了不少收入。“摘一公斤紅花掙10元,手快一點能掙170元,這里離家近,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顧家里。”海啟蘭很高興。
馬存花今年從新疆打工回來,海啟蘭介紹她加入采花工隊伍。雖然采花時間較短,但是熟練掌握采摘技巧后,彎腰低頭,左手右手齊上陣,不一會兒,腰間的編織袋就變得沉甸甸了。“采花上手快,我在這里干了一周,每天都能掙140元,真沒想到現在可以在家門口掙錢。”馬存花笑呵呵地說。
“我們正在試驗冬播紅花,錯茬播種,爭取讓農戶每年再多收一茬紅花,收入就更高了。明年,我們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一倍,推廣面積也要翻一倍。”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海潤充滿信心。(實習生:楊雅倩 鎖治理 記者 馬建平 文/圖)
相關新聞
-
“六盤山冷涼蔬菜”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2025-06-25] -
生態(tài)持續(xù)向好 六盤山云霧山再現“新”物種
[2025-06-12] -
寧夏這個自然保護區(qū),野生動植物家族再添52個“新丁”
[2025-06-10] -
六盤山鳥類家族再添3名新成員 鳥類記錄增加至336種
[2025-06-06] -
清水河治理為固原“綠色名片”添彩
[2025-06-04] -
原州農田整治“耕”出新希望
[2025-05-28] -
春到六盤山,這漫山遍野的綠呀……
[2025-04-28] -
潺潺碧水潤民心 脈脈清流惠民生
[2025-03-08] -
“黃天鵝”住進了“樓房”
[2025-02-13] -
二龍河國有林場與周邊林場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聯防聯治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