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在博物館中感悟更多文化滋養(yǎng)
博物館,是時間和歷史的交錯之處,。站在博物館中,,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置身于一個充滿故事和智慧的世界,。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這一主題強調了博物館在提供全面教育和推動學術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
去博物館,,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文化的沉浸,。據(jù)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tǒng)計,,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共接待游客超5000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博物館已成為人們文化休閑的重要場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印記。
博物館是公眾教育的重要陣地,。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通過精心策展布展、豐富的互動體驗、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及生動有趣的文博衍生產(chǎn)品,,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直觀,、生動、有趣的學習平臺,,真正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于5月17日至19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舉行。同時,,全國各地也開展了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北京舉辦“北京博物館月”,,推出展覽,、文創(chuàng)、觀影,、閱讀4個主題活動周及各類推介活動,;四川、重慶聯(lián)合在廣安市主辦川渝主會場活動,,進一步加強交流協(xié)作,,等等。走進博物館,,公眾能感受到人類文明的璀璨和多元,,歷史的厚重和深邃,從而加深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厚植家國情懷,,為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博物館承擔著重要的研究職能,。通過對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護,博物館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資源,。如,,研究人員通過對藏品的來源、歷史背景等方面進行調查和研究,,揭示出藏品背后的故事和價值,;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共同舉辦展覽和交流活動,,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實踐證明,博物館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進一步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公眾才能聽得明白、看得過癮,。這不僅能滿足公眾對博大歷史文化的強烈求知欲,,更能深入了解文物的內涵和價值,感受文化瑰寶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
應看到,,“博物館熱”的背后,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zhàn),。如何確保公眾的參觀體驗,?如何加強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如何推動中小博物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思考。博物館惟有不斷加強創(chuàng)新,,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公眾需求的變化,,方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博物館作為感知歷史的窗口,,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歷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平臺。我們要把凝結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為推動博物館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新聞
-
書寫勞動風采 創(chuàng)造時代榮光
[2025-05-01]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丨卅載接力“長征”路 百里壯行淬青春
[2025-04-03] -
回望來時路 再闖新高度
[2025-03-05] -
守住人間“煙火氣”考驗的是城市管理能力
[2025-03-04] -
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奮力抓項目擴投資
[2025-02-07] -
凝心聚力謀發(fā)展 同心共進譜新篇——熱烈祝賀自治區(qū)政協(xié)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
[2025-01-19]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 | 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2025-01-16] -
固原日報評論員文章 | 一路通達圓夢想 坦途如虹向振興——寫在寶中鐵路安國鎮(zhèn)至中衛(wèi)段擴能改造工程開工之際
[2025-01-01] -
對促進西海固文學發(fā)展的幾點思考
[2024-11-09] -
寧夏日報評論員:山海攜手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閩寧協(xié)作新篇章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