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丨洋芋鈴鈴
洋芋鈴鈴是洋芋花開后結出的小果子,圓嘟嘟的,像一個個秀氣可愛的小鈴鐺。
打從我能記事起,貧窮就像洋芋蔓一樣,緊緊地纏繞著身邊每個家庭的光陰。那時,洋芋幾乎是村里每個家庭一日三餐最主要的食物。每年種洋芋的時候,被切成塊狀的洋芋種子,小山似的堆在院子里。
這些一頭扎進大地懷抱的洋芋種子,在黃土地母愛般的滋養(yǎng)里發(fā)芽、生長,帶著莊稼人對豐收的期待完成了一季的孕育。只要能耐活著從黃土地里鉆出來,洋芋就會毫不客氣地顯露出它極強的生命力:前些日子還是綠油油地扯著蔓,轉眼之間就長出了花苞,進而到了開花時節(jié)。
紫色或白色的洋芋花說開就開了。紫皮洋芋開紫花花、白皮洋芋開白花花,依著地勢,一片連著一片、一層接著一層。遠眺處處紫瑩瑩、白皚皚般好看,近看真切切、笑呵呵地惹人愛。散發(fā)著清香的洋芋花,吸引著過路的蜜蜂和蝴蝶來來回回地飛舞。
隨著花期漸漸結束,吮吸著陽光雨露和土地養(yǎng)分的洋芋一天天地長大了。每一朵自然落去花瓣的花蒂處,都垂著一個如小米般細小的洋芋鈴鈴。
土里的洋芋長,蔓上的洋芋鈴鈴也長。等洋芋成熟了,洋芋鈴鈴也長大了。長大后的洋芋鈴鈴似鵪鶉蛋般大小,黃綠色的身形圓鼓鼓的,就像小孩圓嘟嘟的臉蛋,又像小小的、還沒成熟的青蘋果。
秋風催來秋霜的時候,正是采收洋芋的農忙季節(jié)。于是,趕著天晴挖洋芋成了家家戶戶最緊要的農事。
母親挖洋芋時,我和弟弟也得跟著。到了洋芋地里,母親揮舞著鋤頭一窩接一窩地往前攆著挖,一個個圓頭圓腦又帶著泥土香味的洋芋便緊隨著母親手里的鋤頭,翻著跟頭往出跑。我原本是要去拾洋芋的,可到了地里,帶著弟弟玩耍的時間要比拾洋芋的時間多得多。好在母親只顧著挖洋芋了,也沒怎么管我。
還不足四歲的弟弟最大的樂趣是滿地追著摘洋芋鈴鈴。弟弟圓圓的小腦袋就像圓鼓鼓的洋芋鈴鈴一樣可愛,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因抓拾落在地里的洋芋鈴鈴而沾滿了泥土,套在棉襖上的外套前襟子上縫著的小口袋里,裝了滿滿一口袋的洋芋鈴鈴。而且,每摘下來一顆洋芋鈴鈴,弟弟就會自得其樂地笑出聲來,口袋滿了還不停手,結果一挪步子,口袋里的洋芋鈴鈴就被抖落一兩個,弟弟只得再撿起來、裝回小口袋里。如此反復,弟弟忙得滿頭大汗,胖嘟嘟的小臉也漲得通紅,像熟透了的紅蘋果。
當我將目光從弟弟身上挪開,去追尋母親的身影時,母親正在離我和弟弟幾丈遠的地壟里彎著腰挖洋芋。從母親揮鋤頭的背影來看,她已經很累了,但卻沒有要歇緩一下的意思。母親干活潑實,一到地里,手里的鋤頭就沒停下過。離得老遠,我好像還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衣服上的汗印子。我不由自主地喊了母親一聲,母親沒有應聲,但卻起身回過頭來笑著看向我和弟弟,并騰出一只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時,忙活了好久的弟弟也停了下來,舉著一個已咬了半塊的洋芋鈴鈴,高興地跑向母親。我也跟在弟弟身后,一同向母親那邊走過去。
秋高氣爽的晴空下,弟弟在松軟的地里搖搖晃晃地跑著,母親扔下鋤頭三步并作兩步去迎他。撲進母親懷里的弟弟,一邊將手里的半個洋芋鈴鈴給母親吃,一邊用稚嫩的聲音問母親這個蘋果咋麻著呢。看到弟弟嘴角里流下的綠汁,母親心疼極了。她一邊給弟弟擦嘴,一邊哄著弟弟將口袋里的洋芋鈴鈴全部掏出來。原來,弟弟餓了,將圓圓的洋芋鈴鈴當成了蘋果吃。雖然母親沒說什么,但我看到母親的眼睛有些發(fā)紅。當時我不怎么明白,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完全能體會母親當時的心酸與無奈。
光陰荏苒,我家的日子早已在黨和國家富民政策的支持下、在一家人的勤勞耕作中慢慢地好了起來。我和弟弟也都長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幸福生活。盡管每天的日子甘甜如飴,但兒時那份猶如洋芋鈴鈴般圓鼓鼓、麻滋滋的清貧記憶卻依然銘刻在記憶深處,它時時提醒我——珍惜每一寸來之不易的幸福光陰,珍愛身邊每一個至愛的親人朋友。((作者:高曉惠)
相關新聞
-
書香為伴 | 《文明之旅》
[2025-07-04] -
一只薩珊玻璃碗的千年漂流記
[2025-07-04] -
鎏金銀壺:一眼千年,海倫的眼淚滴落固原
[2025-07-03] -
人物 | 熱愛為筆繪人生
[2025-07-03] -
紅色“圈粉” 綠色“增流”
[2025-07-03] -
“傳承的密碼”專題講座在我市開講
[2025-06-27] -
我市舉辦禁毒文藝匯演唱響“綠色無毒”主旋律
[2025-06-27] -
蕭關藝苑丨山水謐境里的心靈歸所—— 張哲“格物抒懷”風景油畫的深情
[2025-06-18] -
劉茹的“非遺+文創(chuàng)”商業(yè)轉產業(yè)之路
[2025-06-18] -
高校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的實踐路徑探析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