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密碼”專題講座在我市開講
6月26日,一場聚焦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密碼”專題講座在我市精彩開講。我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教授,為全市非遺保護工作者、代表性傳承人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近300人進行授課,揭開非遺保護傳承的活態(tài)密碼。
苑利講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具有歷史文化價值,通過人的身體以活態(tài)形式原汁原味傳承至今,主要集中在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工藝技術等七大領域。他以固原市的磚雕、彩塑、剪紙等非遺為例,提出要讓非遺“活在當下”,不僅要手把手地將它傳承好,更要讓它“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街頭巷尾進行宣傳,在民俗節(jié)日時加入表演,增加百姓與非遺的接觸面,讓它融入百姓生活,才能真正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固原磚雕項目自治區(qū)傳承人魏亞龍說:“苑利教授的講座讓我收獲良多,‘原汁原味’四個字一直在腦中回響,我深表贊同。就拿魏氏磚雕的傳承來說,在設計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過程中,我們摸索過樹脂,也試過石膏,最終還是認為用石磚做出來最有韻味,這就是‘原汁原味’的重要性。”(見習記者:姚亞婷 記者:安磊)
相關新聞
-
“傳承的密碼”專題講座在我市開講
[2025-06-27] -
我市舉辦禁毒文藝匯演唱響“綠色無毒”主旋律
[2025-06-27] -
蕭關藝苑丨山水謐境里的心靈歸所—— 張哲“格物抒懷”風景油畫的深情
[2025-06-18] -
劉茹的“非遺+文創(chuàng)”商業(yè)轉(zhuǎn)產(chǎn)業(yè)之路
[2025-06-18] -
高校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的實踐路徑探析
[2025-06-15] -
書香為伴丨《蘇東坡傳》
[2025-06-13] -
講述丨記憶中的那條河
[2025-06-13] -
當端午遇見“六一”
[2025-06-12] -
黃土地上的詩與遠方
[2025-06-11] -
劉飛的掇繡人生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