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泉
人類自古逐水而居。在黃土高原的小山村旁,一定有一個小溝,溝里一定有一股泉水,它是全村人的生命泉。
我們的村子就分布在這個小溝旁,村子不大,共三十來戶人,四大姓氏。家家戶戶的宅子從溝口沿著兩岸從下到上依次分布。
一年四季,全村人的用水就靠溝里的那幾眼泉水。泉水比較深遠(yuǎn),在溝的最里面,從溝口往里走,大約有二里地,溝里的泉水我們稱之為凈水,供全村人飲用,流到溝口的我們稱之為臟水,供牲口飲用或澆菜洗衣。
那幾眼泉水位于一個很高的黃土懸崖下面,那個懸崖如刀劈斧削,仰頭望去,似乎會迎面撲來,崖面異常干燥,幾乎不長一根草,尤其在大中午時,在太陽的照射下,泛著黃白色的光芒。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太神奇,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崖面底下竟然有如此甘甜豐沛的泉水。
泉水是人們用鐵鍬淘出來的,淘泉不能隨隨便便去淘,必須選個好日子,把鐵鍬洗得干干凈凈,看準(zhǔn)泉眼,小心翼翼挖好泉體,再找一些石頭洗干凈均勻地鋪在泉底,還要把泉水四周的水路改好,以防下雨時淤塞,等把這些做好,要靜靜地坐在泉邊,等泉水溢滿,直到新泛出的水把最早泛出的水換了一遍,泉水才算合格。
一個家庭,每天至少需要三擔(dān)水,所以,挑水就成了每天的功課。到了我能挑動水的時候,每天放學(xué),盡量到溝里去挑幾擔(dān)水,為母親分擔(dān)家務(wù)。去溝里的路非常不好走,有一段就是人們在陡坡上修出的只能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每次挑水,既考驗體力,又考驗技巧,扁擔(dān)在肩頭時間過長,必須換肩,換肩時必須找一個相對寬的地方才能換過,稍稍低頭彎腰,輕輕一推擔(dān)頭,扁擔(dān)便來個一百八十度變向,從這個肩頭換到另一個肩頭,但兩只桶里的水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
挑水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我最喜歡坐在泉水邊,靜靜地看著泉底泛起的無數(shù)個小泡泡慢慢地升到泉面,就像無數(shù)個小水晶球,令人遐想無限。那時候,我常常想,泉水底下是不是有幾條龍在很深很深的地方噴珠吐玉,心中有龍,所以每次舀水時,異常嚴(yán)肅恭敬,父母告訴我,舀水時,水瓢一定要右邊舀右邊倒,不能反向舀水、倒水。
坐在泉邊,看天上的云彩像水彩畫一樣映在水面,看天空的飛鳥從水面一飛而過,看水草在水邊招搖。有時候,還有幾只鴿子在水面嬉戲,最神奇的是有時會遇見一條黑蛇和一條綠蛇在水面游動。
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一邊賞景,一邊遐想,想今年的莊稼,想家里的那頭牛,想圈里的那幾只羊,還有那只大黃狗和那只花貍貓。也會想自己的學(xué)習(xí)和當(dāng)天的作業(yè),以及遙遠(yuǎn)的未來。
泉水入缸,清澈澄靜,甘冽透心,勞作歸耕,一瓢盡飲,五臟六腑,三萬六千個毛孔,舒服至極。
勤勞的母親經(jīng)常起得很早,如果沒有其他事,她總會悄悄地去挑水,等到我們起床時,她早已挑滿了水缸。現(xiàn)在想起來,不是母親閑不住,她總想讓我們多睡一會兒。待我們起床,院里早已炊煙彌漫,米湯小菜大花卷擺滿一桌。
突然在一個清晨,母親挑水時從土坡上摔下,一個月后去世。
不知不覺,已經(jīng)二十六年了,工作調(diào)動,進(jìn)城買房,離開老家,也離開了那眼留戀而傷心的山泉。
現(xiàn)在,村民們進(jìn)城的進(jìn)城、搬遷的搬遷,已經(jīng)所剩無幾。留守的幾戶早就用上了自來水,如果沒人淘泉,泉水也許會枯竭。
好幾次回家,我會扛著一把鐵鍬,進(jìn)入溝里,細(xì)心地再淘一淘那眼山泉,常常邊淘邊流淚。等泉水清澈之后,一個人不聲不響地坐在泉邊,想一想過去,想一想父母。
老家的泉水啊,你一半是汗水,一半是淚水,一半是甘甜,一半是辛酸。今生今世,你永遠(yuǎn)在我的生命里流淌,流淌過我的童年和歡樂,流淌過我的辛酸和淚水,流淌過村莊的興衰與歷史,流淌過歲月的滄桑與變遷。(馬江馳)
相關(guān)新聞
-
鎏金銀壺:一眼千年,海倫的眼淚滴落固原
[2025-07-03] -
人物 | 熱愛為筆繪人生
[2025-07-03] -
紅色“圈粉” 綠色“增流”
[2025-07-03] -
“傳承的密碼”專題講座在我市開講
[2025-06-27] -
我市舉辦禁毒文藝匯演唱響“綠色無毒”主旋律
[2025-06-27] -
蕭關(guān)藝苑丨山水謐境里的心靈歸所—— 張哲“格物抒懷”風(fēng)景油畫的深情
[2025-06-18] -
劉茹的“非遺+文創(chuàng)”商業(yè)轉(zhuǎn)產(chǎn)業(yè)之路
[2025-06-18] -
高校推進(jìn)習(xí)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jìn)課堂”的實踐路徑探析
[2025-06-15] -
書香為伴丨《蘇東坡傳》
[2025-06-13] -
講述丨記憶中的那條河
[2025-06-13]